欧菲光:赌徒式搏杀6年10倍大牛股炼成记!

  欧菲光马上要改名欧菲科技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什么感受,我怎么听都觉得欧菲光更好听。从2002年生产红外截止滤光片开始,到生产显示屏,进入手机摄像头领域,再到指纹识别,面对欧菲光的每一次转身,都那么让人瞠目结舌。快、准、狠,要玩就玩大的,这就是蔡老板的进击之路了。

  2008年欧菲光进入触控系统领域之时,开始生产的是电阻式触摸屏。2010年于中小板成功上市之后,原本计划募投的项目也是扩大纯平电阻式触摸屏的产能。然而在乔帮主iPhone的带领下,电容式触摸屏市场迅速成长,2011 年时电容式触摸屏已经正式超越了电阻屏,电阻式触摸屏正在面临淘汰。在技术领域,活下来一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重资产的公司。如果在技术路线上,你“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又十分幽寂”,那绝不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想当年,在液晶电视已经是大势所趋之时,松下怒砸几百亿建造等离子电视工厂,最后只得到亏损80亿美元,关厂裁员的结果。欧菲光,彼时手握将近7亿元的资金,砸在电阻式触摸屏上,留下的,估计会是一个大坑。跳,还是不跳?

  此时,欧菲光及时转变了规划,依据市场信息积极的实行了产品转型。从以前的电阻式触摸屏转变为了电容式触摸屏,并且在2011年下半年成功形成了量产能力,藉此打入了三星,联想等一线品牌厂商供应链。由于在试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同时生产规模效应未能充分显现以及良品率经受学习曲线万。到第四季度随着深圳等地工厂率先实现电容屏量产,以及良率迅速显着的提高,成功实现了全年扭亏。赶上2012 年是电容触摸屏的爆发之年,欧菲光营收增长2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0倍。悬崖边上一个急刹车,一个急转向,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前面已经说过,在技术领域,活下来一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还要加一句,活的滋润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欧菲光转向电容屏领域,才安安稳稳过了两年舒服日子,严冬已经到来。一方面行业无序竞争和价格战愈演愈烈,触控业往日的暴利不在,据欧菲光2014年半年报显示,触摸屏产品毛利率为21.57%,同比减少0.94个百分点;触控显示全贴合产品毛利率为8.25%(这么低的毛利率,已经是亏损的边缘),同比减少0.5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技术路线的问题,这一次又是iPhone。电容式触控技术内部,竞争态势慢慢的开始由玻璃式(GG)与薄膜式(GF/GFF) 的竞争转向外挂式(GFF、OGS、TOL)与内嵌式(On-Cell、In-Cell)的竞争。内嵌式技术能将触摸屏嵌入显示屏模组中,相比外挂式的方案,整个手机能做到更薄。很不幸,欧菲光做的就是外挂式,其实,这也没办法,尽管之前的那一转身很漂亮,但是技术领域的积累和壁垒,不是一夕而成。技术难度更高的内嵌式电容屏,欧菲光,做不来。以iPhone、三星为代表的高端机型,就只能和欧菲光这样的外挂式电容屏公司say goodbye。

  不幸中万幸,上市之后欧菲光“圈”了足够多的钱,储备了足够多的粮食和弹药,足够来一场挺进大别山。2010年,欧菲光上市募集资金净额达到6.71亿元,2013年1月,欧菲光完成新股增发,募集资金净额扩增至14.53亿元。而9个月后,2013年10月,欧菲光再次抛出融资计划,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最终欧菲光于2014年9月增发1亿多股,募集资金20亿。手握巨资,蔡老板这次的目标是:指纹识别。

  2014年iphone6 的全球热卖,华为mate7的脱销,使得指纹识别一时间成了香饽饽。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纷纷推出其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高端机型。一时间,指纹识别成了高端机型的标准配置。2014年3月,欧菲光宣布在南昌高新区成立生物识别公司,专注于指纹识别模组等相关生物识别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当时报告数据显示,欧菲光将定位于全国产量顶级规模的指纹识别制造厂商。2015年4月,欧菲光投资建成亚洲最大指纹识别模组工厂,并于上半年顺利通过二十多款手机认证,客户涵盖国内主要终端厂商的旗舰机型,开始正式量产出货。5月,仅仅一个月时间欧菲光的指纹识别模组就出货量达到了450k,在国内出货量中排名第二。随后的两个月,欧菲光又在加紧产能提升和改进,以及人员扩充和培训。8月,欧菲光指纹识累计出货量近3.5kk,同今年5月开始量产时相比,产量增加700%。全年出货2000万颗,整体传感器类产品业务完成8.43亿元营收。再到2016年,全年营收69.35亿元,暴增722.78%。占总体营收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4.56%大涨至25.93%。

  根据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旭日产研的数据统计(考虑到统计方式,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时延效应),2016 年 4 月,欧菲光指纹模组出货量为 13.5KK,遥遥领先竞争对象,而 2017 年 4 月,出货量达到了 20KK,同比增长 48.1%。公司 2016 年的产能已达到了 28KK/月,公司年报显示 2017 年将会扩充到 32-35KK/月,实现 60%的国内智能机市场占有率。

  在2013年,彼时蔡老板其实已经将一条腿伸向了另外一个领域:摄像头模组。2012年的时候,欧菲光的摄像头模组业务还没有一分钱营业收入。2013年,该项业务第一次出现在公司的营收结构中,达到5.88亿元,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营收规模分别达到28.69亿元、54.96亿元和79.40亿元。2017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更是进一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继2016年底欧菲光超越港股上市的舜宇光学实现摄像头模组单月出货量全球第一之后,2017年上半年,欧菲光继续保持自身的一马当先的优势,据手机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月份-6月份(1-2月份暂无数据)欧菲光连续4个月排名榜首。

  而在摄像头模组领域,市场一直在扩大,从来未间断。最开始单摄的时候,主打像素升级,从300万像素,到500万像素,再到800万、1300万、2000万像素。随后,双摄慢慢的变成为行业潮流,而一个双摄模组的价值量是大于两个相同像素单摄模组价值量的。而在今年,iPhone X的推出,首次搭载3D Sensing,手机的前置部分,除了原本前置摄像头,还多了一个为3D Sensing服务的摄像头模组。这不就是2+2了吗?那未来因为要实现更多AI的功能,是不是摄像头还会更多呢?

  这也难怪舜宇光学今年在港股一路飙升了4倍。将舜宇与欧菲光对比来看,虽然欧菲光在出货量上慢慢的开始超越舜宇,但收入上任旧存在差距。2016年欧菲光的摄像头模组业务收入为79亿元,与舜宇的114亿仍有不小差距。这样的差距来源于产品结构。2016年,舜宇光学1000万像素以上模组出货量占比超过60%,而欧菲光仅40%。而在双摄方面,今年上半年欧菲光10%的双摄模组出货量也小于舜宇的20%以上。

  欧菲光在公告里解释证券名称更改原因的时候提到,公司全面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双轮驱动”发展的策略,推进业务结构化协同发展,以科学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至于蔡老板在汽车电子领域将要下一盘多大的棋,我们拭目以待。不过对于一家以价格战起家,在没有技术壁垒的领域摸爬滚打的公司来说,作者觉得,如何技术升级形成技术壁垒是更为长远的目标吧。

  在行业内,欧菲光一直是有名的价格杀手,用超低的价格抢得订单,然后倒逼供应商让利,再通过其快速的整合能力和规模化的批量生产,以此来降低自身成本,逐步转亏为赢,这是典型的先把蛋糕做大。通过激进的低报价获得订单,激进地扩张产能,薄利多销。这是欧菲光的成功之道。其实,用常识来想都能理解,产能一拥而上,在外挂式电容屏领域闯出一片天,但是技术实力不够强,在内嵌式风靡的时候,增长便显得乏力。同样,指纹识别领域,不玩就不玩,一玩就是亚洲最大的指纹识别工厂。但是在全面屏时代,指纹识别的技术到底怎样演进,欧菲光的技术积累能不能跟上客户的选择,这也是投资的人需要密切关注的。而摄像头模组领域,尽管市场在逐步扩大,但是诸如瑞声科技等新进入者也在虎视眈眈,这本身不是一个有多少技术壁垒的行业,依靠的是工艺、公司的执行力,重点是客户订单,以客户为导向去做差异化。所以怎样依靠技术去做产业升级,怎样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从而提升盈利能力,而不是重蹈14年触摸屏打价格战打到就算是龙头毛利率也不足10%的境地。

  作为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的研究猿,蔡老板行事作风果断、坚决,关键时刻敢下重注,俨然有赌徒式搏杀的意味。蔡老板带领下的欧菲光,下一步的进击之路在何方,笔者还是期待的呢!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