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創新與租值社會化——“新常態”下杭州公共資源办理的事例剖析

来源:薄膜电阻    发布时间:2024-01-28 12:08:42
組織創新與租值社會化——“新常態”下杭州公共資源办理的事例剖析

  变革開放曾经,國家依托農村集體化和城市單位制這兩大組織體系,得以內部化地處理了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國家資本原始積累所帶來的各種外部性問題。﹝1﹞变革中發生的去組織化,使整個社會的非結構化問題愈益杰出,城市办理面對涣散對象導致准则本钱過高問題開始凸顯﹝2﹞﹔國家從單位的全面退出所帶來的准则性收益首要是經濟主體的自由化、多元化和經濟的飛速發展,而准则性本钱則是社會办理本钱和協調本钱的不斷添加。﹝3﹞同時,社會結構日益多元化,尤其是城市中產階層的兴起,意味著在城市办理中的社會基礎不同於過去,對城市科層制的城市办理提出了挑戰。﹝4﹞

  变革開放以來,中國從國家工業化資本積累進入了產業資本擴張階段,開始当地工業化與城市化同步擴張。﹝5﹞期間,我國因長期坚持10%左右的高增長,而客觀上使政府對城市同享变革紅利的以中產階層為主的多元群體构成了相對穩定的办理結構。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維持城市办理的經濟基礎出現了變化。如圖1-1,我國經濟告別過去30多年均匀10%左右的高速增長,從2012年開始回落到8%以下﹔第三產業添加值在2014年佔比初次超過第二產業,開始步入后工業化時期。

  經濟基礎的變化弱化了維持城市社會群體办理的收益基礎,對高本钱的城市办理上層修建構成潛在的挑戰。產業收益率下降,中小企業生计狀況惡化,資產價格增長乏力等,晦气於吸納規模不斷添加的城市中產階層等社會群體的收益需求(就業創業投資等),加上,中產階層等市民群體不同於作為兼業化小農的農民工群體所具備的風險承載力,其對收益增長變動的反應極為灵敏,更简单顯化為城市办理風險,進一步推高城市办理本钱。因而,如安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构成新的增量收益及分配,化解對高本钱城市办理帶來的挑戰,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本文受斯蒂格利茨總地租理論“以區域內總地租收益付出公共開支”﹝6﹞的啟發,嘗試以這一具有租值社會化內涵的思路,結合杭州在城市公共資源办理的創新實踐進行探討。

  亨利•喬治最早提出“單一土地稅”思维闡述地租社會化,“必須把土地當作公共財產”,公共開發所构成的地租上漲應該進行社會化,實現“漲價歸公”,進而“私家永遠不必納(別的)稅”。﹝7﹞斯蒂格利茨則在用總地租理論証明晰“亨利•喬治定理”:

  “在一個簡單的立體經濟中,假如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会集度是由於純地區性公共物品,並且人口規模是最優的,那麼總地租等於對純公共物品的开销”……“因為對地租征收没收性質的稅收不僅有功率,并且也是純公共物品融資所必需的單一稅”。﹝8﹞

  從地租社會化到總地租理論的內涵都是以土地得增值收益來付出公共開支,體現了租值社會化的內在機制:以必定區域內所构成的“租值”收益來付出公共開支。這為現代城市办理思路供给了一個根本的理論指導。1977年詹姆斯•愛德華•米德(James Edward Meade)提出“公有資產的市場增值收益可以更好的下降對稅收和國債的依賴,從而进步市場整體功率”。﹝9﹞為我們供给了另一個考虑維度:若以代表公共利益的組織主體來經營和佔有“總租收益”,以城市公共資源資本化過程中的增值收益支撐區域內社會化開支,最終构成有功率的現代城市办理結構。

  其他人的研讨為租值社會化的思路供给了支撐。史正富(2013)提出財產一切權的社會化思路,將公共財產收益內化為國有企業收益,並以此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付出公共開支。﹝10﹞崔之元(2013)剖析了重慶市通過國有企業佔有公共資產收益——總地租收益,构成“對公共物品和民生的支撐效果”,內涵了將總地租內部化為國有企業收益,付出公共開支的社會化思路。董筱丹、溫鐵軍等人則运用總地租理論剖析了蘇州工業園管委會通過對土地的一級二級開發的把控,內部化地佔有總地租收益,以漲價收益付出公共開發與办理本钱的實踐經驗。﹝11﹞其一起之處,是都通過政府的介入构成參與市場化的組織載體,將构成租金收益的外部性問題做內部化處理,進而實現增量租金收益的社會化分配。

  可見,租值社會化的內涵,不僅體現在地租的社會化機制,還內涵了城市中具有外部性特征的不同資源办理的准则组织。

  關於“租值”的构成。盛洪(2007)從新古典經濟學的視角出發提出“經濟租”的概念來剖析稀缺性資源的租金收益,認為“經濟租”實質上是因資源稀缺性构成的租金。﹝12﹞王萌(2010)則從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出發,認為資源租包含絕對地租、級差地租1、級差地租2:因資源一切權壟斷构成的是絕對地租﹔由於天然條件優劣构成的是級差地租1﹔由於連續追加投資构成的是級差地租2。﹝13﹞李國相等則以礦產資源為例,指出礦產資源租由稀缺租和級差地租兩個部分組成:其一,稀缺租即霍特林租,表現為运用者機會本钱,即今日開採的資源量導致未來利潤減少数的折現值﹔其二,因豐度、開採條件、資源档次、交通便利性等要素,具有開採本钱上的差異,從而构成礦產資源的級差地租。﹝14﹞

  稀缺租或霍特林租與盛洪提出的“經濟租”本質上具有类似的內涵——以資源稀缺性為条件﹔同時,這些學者也都把級差地租的理論納入到對資源租的剖析當中,根本构成了關於資源租的較為完好的剖析结构。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為具有稀缺性的城市文明、生態環境等資源,在開發過程中因連續追加投資构成的增值收益,客觀上也是一種重要的租金來源。

  這些城市資源办理又都具有外部性的特征,往往因 “尋求自我利益的個體不會採取行動以實現他們一起的或集體的利益”﹝15﹞,而堕入“集體行動窘境”。但因城市的文明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是本地化的,隻要構建依托本地化資源的組織,就在客觀上具備了外部性問題內部化處理的條件。

  總而言之,總地租理論為我們以租值社會化來改进城市公共办理供给了一個思路,本文以此來剖析杭州在公共資源办理中的創新實踐。其间,租值收益仅仅政府用於現代城市办理的一個根本來源,一旦构成城市不同群體的再組織化,客觀上會使得城市在地化的文明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等在不斷追加投資的條件下都能以要素資源再定價的方法构成增量的“租金”收益,這不僅构成政府有用的公共資源办理,帶動產業升級,并且鞏固了租值社會化分配的基礎,從而改进政府在公共办理的剛性約束。

  自2009年起,杭州的GDP增長率下降到8%左右(圖3-1),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圖3-2),開始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的“新常態”。同時,杭州多元化社會結構中的城市新興中產群體,人數在200萬左右,約佔杭州市區就業人群的半數左右。這些都對城市公共办理构成了挑戰。在這一布景下,杭州實現了經濟結構的順暢轉型和公共办理的平穩過渡,在全國經濟下行的2015年上半年,杭州以10.3%的增長率僅次於重慶居全國首要城市增長率第二名。

  本文所要探討的,便是杭州公共資源办理創新的租值社會化機制對改进公共办理和推動產業升級發揮的重要效果。

  另一個重要的布景是,杭州本地化的豐富且長期被市場轻视的文明品牌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隨著新世紀以來資本全面過剩和城市中產階層兴起,有了在結構轉型中被市場再定價构成增量租金收益的條件。

  一方面,到20世紀末,中國經濟已經告別缺少開始進入相對過剩﹝16﹞,21世紀以來,金融資本在產業過剩條件下逐漸異化於實體經濟走向相對過剩﹝17﹞,進一步构成了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三大過剩。﹝18﹞過剩資本本質上要求不斷地尋找要素價格低谷以獲取資源資本化的超額收益,為城市中長期被市場轻视的資源供给了再定價的條件。

  另一方面,城市中產階層群體兴起帶來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尤其是對休閑旅行、文明品牌、生態環境、日子品質等具有文明內涵的消費品需求,也帶動對文明資源在第三產業中再定價构成溢價收益。2001年的全國調查标明中國中產階層規模已達到15%左右,並加快增長,到2010年總數達3億多,佔到社會總人口的23%左右,並將在2015年后達到5億-7億。﹝19﹞

  根據以上布景,本文以租值社會化為思路,通過杭州絲綢女裝產業聯盟以文明品牌办理帶動產業升級、杭州西湖文明景觀與文明資源办理帶動經濟發展、杭州運河文明景觀資源办理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事例,來剖析杭州公共資源办理經驗。

  絲綢和女裝是杭州歷史悠长的傳統產業。新世紀以來,在資本整體性過剩和中產階層兴起的布景下,杭州“絲綢”“女裝”這一原來被市場轻视的品牌資源有了被市場从头定價獲取高額附加收益的空間。可是,因杭州絲綢女裝產業長期以來門檻低、中小企業甚至小作坊多,涣散而無組織,導致帶有明顯的地域性、整體性的 “杭絲”“杭裝”品牌增值所帶有的外部性特征顯化,每個企業幾乎都可以無償的运用杭州絲綢女裝的品牌並享用收益,但每個企業都沒有激勵也沒有才能獨自付出品牌刻画和升級的本钱,堕入“集體行動窘境”,派生出一系列“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后果。結果是杭州絲綢女裝產業並不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以2005年為例,杭州市絲綢和女裝產業總產值分別隻佔全國的5.60%、3.43%。加上加工貿易型為特征的晦气格式,導致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杭州絲綢女裝產業遭到重創。

  2009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並打造推動產業發展的多元社會主體協同的組織創新機制,推動行業協會組織、龍頭企業與研讨機構、媒體相結合,整合了黨政界、知識界、行業界、媒體界的資源构成四位一體的組織渠道——絲綢女裝聯盟,渠道內部构成不同職能分工,外部對接各種資源﹔進而從產業研讨、品牌推廣、市場拓宽、國際沟通、人才發現、創業創新、產業宣傳、形象推廣等方面開展作业,尋求產業與文明有用結合,推動絲綢女裝文明品牌的增值和產業結構性升級。

  若以組織創新构成“內部化機制來化解外部性問題”的理論來看杭州經驗,其通過組織創新构成文明品牌溢價收益是基礎,政府的適當介入則成為首要的要素: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或項目資助帶動各個社會主體的積極性。其间,包含資助民間社團的行業服務﹔資助高级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絲綢和女裝產業方面的科學研讨、技術創新及其轉化﹔資助網絡、雜志、報紙和電視等媒體對絲綢和女裝產品的展现與推介、盛行趨勢的跟蹤與發布、品牌推廣活動的策劃與宣傳。在此基礎上,將文明品牌價值进步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產業發展項目帶動协作,調動各方積極性,最大极限地優化整合各方資源,從而實現了行業的整體運作和聯動發展。

  最終,產業聯盟把產業發展的各群體和界別之間的協調,轉化為內部沟通和商議,將絲綢女裝這一文明品牌資源的外部性問題內化為各個主體的本身利益。由此,行業良性办理帶動了杭州絲綢女裝品牌的进步,构成了絲綢女裝文明品牌資源在產業內的再定價,並最終實現多元行業主體對文明資源品牌溢價的社會化分配。

  杭州絲綢女裝文明品牌資源再定價及其租值社會化,首要體現在以良性办理帶動絲綢女裝品牌價值进步和絲綢女裝產業鏈的發展上,使相關行業主體同享文明品牌的溢價收益。在產業聯盟的運作下,杭州市絲綢女裝產業在金融危機打擊后首要企穩上升,走出深V型反彈,比悉数工業提早5個月實現正增長。同時,通過與文明的交融构成了一系列的絲綢女裝知名品牌,增強了杭州絲綢女裝文明品牌的影響力。到2013年,中國絲綢女裝產業超過兩千多億元,僅杭州340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就完结工業總產值281.02億元。近10年來的国际絲綢貿易中更是有超過25%的真絲綢产品來自杭州,達到最好水平。

  政府也實現了低本钱的办理。以2009年為例,產業聯盟直接經費投入僅為15萬元用於日常開支,實現整合絲綢女裝產業發展資金2000萬元,可是卻拉動全市行業產值1800億元。

  西湖是杭州市最具“本地化”特征的城市景觀和文明資源。新世紀以來,因其办理的外部性問題顯化。由於办理體制不順,導致办理中存在的“集體行動窘境”:多頭办理,職能穿插,權限涣散。

  為此,杭州市政府首要明確西湖办理主體內部的組織關系,組建西湖管委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將西湖办理触及到的區域和單位統一規劃、办理、建設。因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的綜合性和触及利益的復雜性,杭州市政府進一步提出黨政界、知識界、行業界、媒體界“四界聯動”的組織創新。政府主導计划決策、資源整合、工程監管、宣傳引導、社會動員等﹔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工程實施的決策和工程實施计划的評審論証﹔參與的企業在建設中發揮主體效果﹔媒體成為與多元市民群體溝通的橋梁,動員民眾廣泛參與。

  通過組織創新,使政府理順組織關系,各個群體彼此協調和交融,凸顯了多元社會組織主體獨特的組織優勢,使得西湖生態環境和文明品牌得到必定效果改进。

  西湖綜合办理进步了西湖文明品牌的品質和影響力,具有很強的外部性效應。其一,西湖綜合办理帶動了周邊資產價格上漲,进步了周邊居民的財產性收益。研讨标明,西湖及其办理對周邊住所房價影響范圍在6-10km左右,且住所價格與西湖的距離呈負相關關系,與西湖距離每添加 1%,住所價格下降0.24%,標准住所價格下降14.354萬元。﹝20﹞其二,西湖環境的改进及其開放性,使城市市民群體直接或間接同享了西湖文明資源和生態環境办理的效果,也是同享收益的一種方式。其三,西湖品牌的进步不僅帶動商貿、旅行、文明創意等產業的發展,還圍繞西湖构成了十大特征行業,促進了就業和公共財政添加。

  以旅行業為例,據測算,杭州西湖帶動的旅行收入佔杭州市區旅行的21%以上。西湖綜合办理與開放后,游客人數大幅度的添加,在杭州的均匀逗留時間也添加了半响,帶動當地旅行年綜合收入添加約50億元。據国际旅行組織的統計,旅行業每添加1元收入,可帶動相關產業添加4.3元收入,以此測算,西湖旅行每年給杭州市財政收入帶來的增長超過160億元。

  西湖文明品牌這一地域性公共資源办理的外部性問題仍然存在。為此,杭州為構建以西湖文明資源為載體的產業發展與文明品牌相結合的西湖會展品牌,打造了以“西博辦”為中心的“西博會”會展渠道,並最終构成“西博會組委會+西博辦+行業協會+西博公司+各類展覽公司”的復合架構。西博組委會和西博辦對接整合政府資源,政府控股公司負責西博會整體運行,會議展覽業協會构成行業聯系的紐帶。進而包含專家、行業人士、志願者等多元社會主體一起參與。

  這一准则组织帶動了西湖文明品牌的有用运用,將其與會展業結合,實現了文明品牌對整體經濟的帶動效果。據專家计算,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 1︰9,遠高於旅行業的1︰4.3左右。隨著以西湖文明資源背書的會展渠道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到2012年,實現貿易成交額221億元,協議引進外資超過10億美元,協議引進內資超過200億元。據統計剖析,每年僅西博會就拉動全市GDP增長0.6個百分點,且不斷进步。

  在新時期,杭州運河的多功用性敏捷阑珊,且遭受办理的失靈:分屬多頭办理,触及沿岸眾多部門單位的利益訴求,導致办理中的“集體行動窘境”。

  在運輸功用衰竭不可逆的条件下,杭州政府開始著重開發運河的“文明、旅行、生態、休閑、商貿、寓居”功用,以旅行等多功用顶替傳統的運輸功用,推進運河兩岸基礎設施和環境的改造與整治。

  為解決 “多龍治水”的局势,杭州市政府構建了運河办理的多元主體參與的組織架構。首要,是理順政府內部的組織關系,成立了綜合性的办理渠道——綜保委和運河集團,構建了從市級到區級的办理架構,以城市公共資源——首要是兩岸的土地注入為杠杆,依托運河集團市場化運作,為運河綜合保護供给資金保证,不僅實現運河周邊土地再追加投資基礎上的增值收益用於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建設的公共开销,從而也有才能對触及運河办理的相關社會主體進行協調。同時,動員專家學者、市民群眾、新聞媒體以及由政府資助的民間研讨機構(運河研讨院)等多元社會主體,树立對話協商、匯集民意、民主參與的架構,圍繞運河办理的城市公共議題,即發揮“意見智庫”的效果,又能起到監督約束的效果,推動构成運河的有用办理。

  杭州(主城區)運河的多功用開發使得土地資源和文明品牌資源的價值顯化,並實現租值社會化。

  其一,運河綜合開發帶動周邊土地和資產價格上漲,政府以土地增值付出運河办理的公共開支。運河集團以“借地生財為主、財政投入為輔”,通過企業退二進三、城中村改造等市場化運作,到2013年已投入170多個億,根本都是市場自籌資金﹔與此同時,周邊居民也間接同享了房價上漲而构成的財產性收益。其二,“主客同享”形式,使得運河兩岸的景觀綠化帶、歷史街區等人文景觀成為杭州居民最愜意的休閑、健身場所和觀光旅行帶,同享運河办理的效果。其三,政府努力於刻画具有漕運、商業、景觀、风俗等多重特征的運河大文明品牌,使得運河文明品牌在與第三產業交融中文明創意促進了旅行業、商業、娛樂休閑等產業的發展。

  榜首,城市公共資源再定價构成的溢價收益是租值社會化的基礎。新時期,城市稀缺的公共資源尤其是文明資源有了再定價构成增量租值的條件,使政府有了動員多種社會群體進而构成办理的可凭借的增量收益。

  第二,政府推動多元社會群體參與的組織創新是构成租值社會化的關鍵。事例中三種文明資源办理都面臨公共屬性導致的外部性難題和触及復雜利益主體導致的“集體行動窘境”,故而要凭借政府有形之手協調動員多元的社會群體。一旦构成組織,就有了內部化處理外部性問題並构成要素再定價的條件,也為多元社會群體參與分配進而實現租值社會化供给了保证。

  第三,因資源本身的公共屬性,租值社會化既體現在因內部化處理外部性問題的組織主體的收益上,也體現在對經濟多元種種正外部性上。例如,絲綢女裝聯盟實現低本钱的帶動行業與企業品牌價值进步,媒體和專家等也從項目活動中獲益﹔西湖办理帶動了市民公共日子環境的改进,使周邊居民同享財產價格上漲的溢價收益,帶動了旅行、商貿等產業的發展﹔運河办理中政府凭借土地增值收益有用地供给城市公共品,不僅弱化政府的办理本钱,更是為市民供给新的休閑旅行空間,添加周邊財產性收益,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值得強調的是,租值社會化更会集體現在正外部性帶動相關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上。相關行業與產業凭借文明品牌資源來进步本身品牌價值和產業鏈,客觀上將這些資源的溢價收益內化為本身的產業收益,也是租值社會化分配的過程。這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其间,文明創意產業對文明品牌資源最為依賴,以“環西湖、環西溪、沿運河、沿錢塘江”為主線的文明創意產業,從2009年到2014年以來坚持15%左右的快速發展,佔GDP的比重從12.6%上升到17.4%。同時,也帶動杭州旅行業、物流與商貿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開發等相關領域也持續增長,在杭州GDP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表4-1)。這在杭州第二產業增長率持續下探布景下帶動了第三產業的持續增長(如圖1-1)。

  因而,杭州公共資源办理的經驗,可歸納為:杭州在 “新常態”下,以城市土地、文明和生態環境等資源的再定價构成的增量“租金”收益為基礎,動員城市多元社會主體參與构成組織創新,弱化了公共資源办理的外部性,並通過使多元社會主體有組織同享資源再定價的增量租金收益,實現以租值社會化帶動公共領域的良性办理,推動產業升級。

  綜上所述,本文以總地租理論為借鑒,在政治經濟學的剖析结构下,探討了杭州以租值社會化构成城市良性公共办理的實踐經驗,這為我們从头審視城市公共办理供给了新的思路。其現實意義在於,在滨海去工業化、經濟下行和經濟結構調整為內涵的“新常態”下,為怎么构成城市办理的經濟基礎,進而維持對原有同享工業化城市化紅利的多元化市民群體的办理,供给了一個借鑒。

  ﹝1﹞溫鐵軍.社會再組織化是杭州社會办理創新的重要經驗﹝J﹞.我們,2011.(3):34-36.

  ﹝2﹞徐永祥.社會的再組織化:現階段社會办理與社會服務的重要課題﹝J﹞.教學與研讨,2008.(1):24-29.

  ﹝3﹞李行,楊帥,溫鐵軍.城市社區办理的再組織化——基於對杭州市社區办理經驗的剖析﹝J﹞.中心黨校學報. 2014,(2):83-87.

  ﹝4﹞楊 帥,蘭永海,溫鐵軍.應對“新常態”下城市办理挑戰的当地探究——以杭州市社會办理實踐為例﹝J﹞.華東經濟.2015.10:P15-20.

  ﹝5﹞董筱丹,楊帥,薛翠,溫鐵軍.中國特征之工業化與中國經驗﹝J﹞.中國公民大學學報,2011,(1):28-36.

  ﹝6﹞﹝8﹞斯蒂格利茨.總地租,公共物品开销和最優城市規模//斯蒂格利茨經濟學文集(第5卷)﹝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336.

  ﹝7﹞亨利•喬治.進步與貧困﹝M﹞.吳良健、王翼龍譯.商務印書館,1995.40.

  ﹝9﹞崔之元.市場經濟中的公有資產和全民分紅﹝J﹞.商務周刊,2006-09-15:43

  ﹝11﹞董曉丹.再讀蘇南﹝M﹞.蘇州大學出版社,2015.154-157

  ﹝12﹞許智博. “經濟租” 視角下的石油壟斷--訪天則經濟研讨所所長盛洪﹝J﹞. 中國变革,2007 (5):23-25.

  ﹝13﹞王萌. 資源稅與資源租、資源費的比較﹝J﹞. 北方經濟(綜合版),2010,(19):84-86.

  ﹝14﹞李國平,李恆煒. 基於礦產資源租的國內外礦產資源有償运用准则比較﹝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2):153-159.

  ﹝15﹞曼瑟爾•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公民出版社,1995.

  ﹝16﹞林毅夫.新農村運動與啟動內需﹝J﹞.中國物資流转,1999,(10):8-12.

  ﹝17﹞溫鐵軍.近代中國歷史的階段性變化﹝J﹞.讀書.2011,(8).

  ﹝18﹞溫鐵軍.資本過剩與農業污染﹝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3,(6):64-67.

  ﹝19﹞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結構﹝M﹞.中國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01:402-407.

  ﹝20﹞溫海珍,卜曉慶,秦中伏.城市湖景對住所價格的空間影響-以杭州西湖為例﹝J﹞.經濟地舆,2012,(11):58-64.

  (溫鐵軍(1951-),男,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公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级研讨院執行院長,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严重項目首席專家﹔蘭永海(1987-),男,河南南陽人,中國公民大學博士研讨生﹔通訊作者楊帥(1984-),男,湖北襄陽人,北京理工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