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英才|华友肖广源:以中国心铸就“中国芯”让青春在“智造”中闪光

来源:bob手机版官网/通用贴片电阻    发布时间:2023-10-24 05:33:07
走进英才|华友肖广源:以中国心铸就“中国芯”让青春在“智造”中闪光

  青浦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人社局、团区委聚焦社会领域优秀青年,持续开展青年英才选育和宣传,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年走进青浦、融入青浦、扎根青浦,为青浦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青年创新枢纽贡献青年智慧,为青浦区成为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的梦想之地贡献青年力量。

  肖广源上海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1992年出生,2015年毕业于奥克兰理工大学。

  半导体是指一种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作为21世纪集成电路、芯片等名词的载体,这些年里,半导体的火热程度从未退却。

  从2000年开始,国家按照每10年一个周期,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伴随国内半导体代工制造体系的建立,大批人才创办芯片设计企业,其中大多为归国人才以及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理工科人才,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四大产业聚集地之一的长三角,无疑是从业者的发展热土。为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扶持,上海市政府也从2000年起,出台综合性支持政策,逐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在这种浪潮下,上海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而彼时的肖广源正在异国求学。作为一名标准的90后,他感受到了信息化的飞速进步。因为从小对于电子科技和新兴半导体技术充满浓厚兴趣,在年少的求学时光中他不间断地积累吸收相关新科技、新知识。

  “那时候我攒了两个学期的零花钱,买了一款当时最新的手机,特别兴奋。不少同学都来围观我的新设备。这样一个时间段一名外国同学说,‘Made in china,but US Tech’,意思是‘中国制造,美国科技’。这句话激发了我的斗志,在我的认知里,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很厉害,我们发展非常迅速,但‘半导体技术被卡脖子’是一个事实,我能做什么,我能改变什么?” 在那之后,他更加频繁地关注中国和国际半导体的各类信息和技术进展,明确了未来以发展高新科技、做强中国半导体实力为兴家报国的志向。

  从海外留学归来后,肖广源迅速投入到半导体企业的创新发展建设当中。2018年,他就任上海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Q1:全球局势正倒逼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国产化替代。就总体而言,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在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卡脖子”困境。您认为该如何突围?

  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对半导体研发技术资产金额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实力,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加大培养高水平半导体领域人才力度,设立专业学院、研究中心等,培养和吸引更多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建立行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半导体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保护核心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热情参加国际标准制定,维护中国半导体产业利益。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半导体技术转化和应用。建立良好产业ECO,促进各环节之间合作与交流,加速技术推广和商业化进程。

  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同时,建立更健全的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健康发展。

  Q2:有人说,支撑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是工业基础和工业化进程,“国产自给”这条路,也是充满挑战的。您是怎么样看待这一观点?

  工业基础和工业化进程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半导体领域,工业基础包括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制造工艺等多方面能力,而工业化进程涉及规模化生产、供应链建设、标准化、流程的优化等。

  “国产自给”这条路上确实面临诸多挑战。半导体是高度复杂和技术密集的行业,需要大量基础科学积淀、巨大的研发投入、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完善的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技术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和投入。

  但半导体全产业链自给自足具有战略意义,虽然这条道路上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在国家全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努力下,一定能完成。

  Q3: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是怎么来实现的?

  我回国加入上海华友金裕微电子有限公司后,通过多轮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研发整合,再加上公司多年的技术积淀和团队数个日夜的刻苦攻坚,目前已突破 8寸、12寸晶圆金属化和薄晶圆技术的相关工作,部分专利已形成。在今年年初,1000级洁净车间和相关配套设施也已建设完毕,预计年底前开始慢慢地量产。至此,在半导体芯片加工领域,实现了细致划分领域的国产化替代,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此工艺段的“卡脖子”问题。

  同时,公司历经3年,成功攻克了由海外垄断的、大多数都用在头防抖和精密马达转速传感的国产替代化项目“霍尔磁力传感器”。在短短几年内以极高的效率成功获得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并实现批量生产。此传感器可用于手机、电脑、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

  Q4:您对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未来有哪些展望和规划?将如何带领公司应对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在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大力扶持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专项扶持基金等资源的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

  并且中国有庞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借此优势,可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步发力。同时在此期间,积极发展、完善有关技术,加速完成国家“补链”布局。正如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公司的发展,应积极做出响应习的指导方针,加强人才教育培训、研发技术等,共同推进行业进步。

  Q5:最后,请分享一下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所遵循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是如何将其运用到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

  新时代赋予科技公司新的使命,作为年轻一代的科技企业家,我一定传承发扬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以“产业报国 实业强国”为己任,把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创新使命,持续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带领企业勇追潮头、创新前行,助力造就更好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