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检测行业研究:结构性高景气成长赛道受益第三方检测趋势(附下载)

来源:bob手机版官网/通用贴片电阻    发布时间:2023-12-25 17:31:20
军工检测行业研究:结构性高景气成长赛道受益第三方检测趋势(附下载)

  原标题:军工检测行业研究:结构性高景气成长赛道,受益第三方检测趋势(附下载)

  需要下载本报告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2万+份报告,3000+会员,高清原版,无限制下载,持续更新

  军工检测:保障武器装备安全、提升武器装备质量的重要手段。军工检测是对武器装备的功能、性能做测量、度量和评价的研究过程与技术,贯穿武器装备研发、定型、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 于提升产品质量具备极其重大作用,常见检测有物理特性(尺寸、重量等)检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元器件筛选等。空间大增长稳:市场空间超500亿元,CAGR有望保持7%以上。武器装备开支稳健增长下有望带动军工检测需求提升。我们估算现阶段我国军工检验测试市场约为551-1034亿元。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2011年 0.60万亿元-2021年1.38万亿元,CAGR达8.63%,其中装备费2010年1773.59亿元-2017年4288.35亿元,CAGR达13.44%,增速高 于同期国防支出。由于我国国防开支GDP占比及人均水平均较低,武器装备开支有望稳健增长,带动军工检测需求持续提升。

  发展趋势:军工第三方检测渗透率不到5%,受益第三方趋势正在加速成长。军工第三方检测行业呈高增态势。宏观看,根据认监委数据,我国国防相关检验测试的机构收入自2016年的6.35亿元-2021年的32.46亿元, CAGR达38.58%,21年同比+119.27%;微观看,选取6家涉及军工检验测试业务的上市公司,军工检验测试业务收入自2018年的10.01亿元-2021 年的24.05亿元,CAGR达33.95%,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第三方检测占比超40%,军品不到5%,提升空间巨大。

  受益于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备,和第三方检测自身独立、客观、专业、 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我国第三方检验测试市场达1419亿元,10年CAGR约18.27%,占总检测市场比达40%+,而我国第三方军工检测渗透 率仅为4.64%,提升空间巨大。现阶段国家鼓励军工集团聚焦主业,且比测等政策变化带来增量机会,军工第三方检测正在持续加速发展。

  竞争格局:军工检测门槛高,当前处于高成长阶段下的有限竞争。整体看,我国军工第三方检测方兴未艾,正处于红利好、玩家少、竞争相对有限的阶段;现有军工检测上市公司基于资质+技术+客户+投 入等构筑高护城河,先发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成长机遇。

  测试与试验贯穿军用装备全生命周期,是保障武器装备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军工产品试验与测试是在真实、模拟或虚拟条件下,对 其整机系统、部件或等效模型的功能、性能做测量、度量和评价的研究过程与技术,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贯 穿武器装备研发、定型、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民品,军用装备对于可靠性、维 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均有较高要求,具有典型环节多、周期长、耗费大的特征,常见的分类方式有:

  按试验目的(或阶段)分:科研试验、鉴定试验、设计定型试验、生产定型试验、批抽检试验、验收试验和作战使用试验等。按检测类型分:物理特性(尺寸、重量等)检测、功能和性能检验测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元器件筛选和化学分析等。按产品层级分:元器件级、组件级、设备级与系统级测试。按组织方式分:工厂试验、基地试验、部队试验和部队试用。按提供方分:第一方(研制方)、第二方(使用方)、第三方(符合标准要求的独立机构)。

  军品研发周期较长、涉及检测试验需求多。我国武器装备研制阶段可大致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定型、批量生产、使 用以及退役处理等阶段,复杂装备的研发周期可达数年甚至十数年以上,因此军品研发检测环节多、周期长、耗费大特征显著。试验及鉴定时间约占武器装备研制周期的40%-50%。以某近程防空、航天领域军工企业型号研制项目进度计划为例,整个项目研制周期超 过26个月,其中工程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型阶段20个月,涉及样机鉴定及测试、设计定型试验占整个研制周期近50%。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在全流程均有参与机会。经认可的第三方试验机构有机会参与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各类试验,主要负责提供所需实验 环境、编制试验实施计划、提供试验有关信息和结果等。

  军工第三方检验测试主要参与武器装备的通用质量试验。军工检测类型众多,目前民营第三方军工检验测试的机构主要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 磁兼容性试验及元器件筛选等服务,根本原因为:第一、检测需求大。由于军品使用环境严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贯穿全研制流程。除 军品外,近几年民品如新能源车/医疗器械/集成电路行业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需求也明显地增加;第二、投入和难度更低。相比于性能特 性试验如风洞试验、爆破试验、射击试验等,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能力的建设难度和资本投入要求相比来说较低;第三、涉密程度较低。武器 装备研制有大量器件、部件、组件级别的产品检验测试需求,一些不涉及产品整体设计功能及产品细节的非绝密型检测需求可被委外。

  国防支出稳定增长,武器装备开支占比提升。财政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国防支出由2011年的0.60万亿元-2021年的1.38万亿元,10年 CAGR达8.63%,按用途大致上可以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部分,其中装备费用于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采购、维修、运 输、储存等。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数据,其中装备费由2010年的1773.59亿元-2017年的4288.35亿元,7年CAGR达 13.44%,占国防支出比重持续提高,由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伴随装备支出占比提升,检测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国防开支GDP占比较低,稳健增长下有望带动军工检测需求量开始上涨。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为1.22%,远低于同期全球平均 水平的2.2%;人均国防开支也仅为149美元/人,约为美国/英国/俄罗斯的6%/14%/33%,我国国防开支的GDP占比和国民人均数额,都 处于全球主要大国中的较低水平。为早日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我国武器装备开支有望维持增长,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是军用装备 从研发到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需求有望高增。

  国防相关检测市场空间爆发式增长,近6年CAGR达38.58%。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我国国防相关检验测试的机构收入自2016 年的6.35亿元-2021年的32.46亿元,CAGR达38.58%,21年同比+119.27%,翻倍式增长再次兑现行业高景气。第三方军工检测占比尚低,渗透率不到5%。由于历史沿革原因,我国长期采用研制单位自行检测的方式,大量设备及检测资源沉淀在 研制方,第三方占比尚低,若按700亿元总市场测算则渗透率仅为4.64%,提升空间巨大。

  军工检验测试公司近4年收入CAGR超33%,行业维持高增态势。军工检验测试市场稳定增长下,受益于2014年比测需求出现、2017年军民融合理 念提出、2019年起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等政策性变化,第三方机构获得更多参与机会。我们选取6家涉及军工检测服务的公司作为样 本,估算加总实现军工检测收入自2018年的10.01亿元增至2021年的24.05亿元,CAGR达33.95%,保持快速地发展态势。

  第三方检测占比达40%,军品不到5%、提升空间巨大。受益于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备,检验测试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市场化改 革稳步推进,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快速成长,由2015年720亿元-2020年1419亿元,CAGR达14.53%,占比提升至40%。相比于民品,我 国第三方军工检测尚处行业发展初期,渗透率不足5%。基于独立、客观、专业、效率等优势,第三方军工检测有望承担更多任务。第三方可补充军工集团部分检测需求,缓解国防投资压力。《兵器行业军工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研究》指出,兵器各成员单位自有 检验测试实验室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存在检验测试覆盖专业相对单一、客户群及市场范围受限、对新型产业的检验测试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 军用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将检验测试工作外包可大幅缓解国防科技工业基本的建设巨大的投资压力、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目标明确。2020年6月30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军工集团履行强军首责、专注主业发展,军工检测服务外委有望提速。为响应国家对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的号召,军工企业大多将 此作为发展重心之一。中航科工、中国船舶、中电科等多个军工集团在2022年年度工作会议中均提出“聚焦主责主业”的发展目标。随着军工集团聚焦主业主责趋势加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逐步建立,一些如检测服务的配 套业务有望转移给更具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更优、市场化水平更高的非公有制企业,第三方军工检验测试公司有望承接更多外委订单需求。

  比测试验为第三方军工检验测试公司带来业务增量。2009年,总装备部颁发《关于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为推行竞争性 装备采购提供了法规保证。其中,比测试验是整个竞争性装备采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般由第三方作为承试单位,测试数据将为 厂家的择优选择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第三方机构因此获得更加多军工检测参与机会。比测试验考验承试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由于试验周期长、试验类型复杂、现场的人员及仪器设施等可变因素多,比测测试对于第三 方检验测试的机构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较高。此外,由于比测试验通常为打包的整体试验,平均单价较高。因此,承接比测试验一方面可证明公司 具备较强技术及统筹能力、客户认可度等,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苏试试验及广电计量2014-21年收入CAGR达36.95%。试验形式:通过模拟各类物理环境、气候环境、化学环境、电磁环境等试验条件,测试并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情况。市场空间:1)与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相关,根据对下游重点制造业研发支出作估算,过去8年保持近20%的行业增速;2)根据智研咨询 数据,我国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市场容量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已超100亿元,2008-2018年复合增速达22.1%。

  竞争格局:由于我国军品领域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时间比较短,且行业门槛较高,规模较大的军用装备产品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数量有限,主要有:赛宝实验室、苏试试验、广电计量、西测测试等。行业领先企业广电计量和苏试试验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收入,由2014年1.45亿元-2021 年的13.08亿元,近8年CAGR达36.95%,多年保持高速成长。除军品检测外,民用领域对产品性能和质量安全的要求逐步的提升,目前已广 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华测检测、信测标准等公司也有相应布局。行业驱动力:受益于我国研发支出稳定增长、民品需求快速提升,军品检测需求体量大且增长确定性高,行业仍有望保持高增速。

  电磁兼容检测:以广电计量为例,2014-21年收入CAGR达32.18%。试验形式:指产品对其所处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以及自身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测试。市场空间:共研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电磁兼容市场规模预计由2016年的不到20亿元增至2022年的55.99亿元,6年CAGR达19.74%。竞争格局:现有主要参与者为广电计量、电科院、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西测测试、华测检测等。目前我国能够覆盖全军电磁兼容设 备和分系统级的实验室数量为十几家,能够一站式实施电磁兼容性与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实验室更为稀少。广电计量保持行业领先,收 入由2014年的0.35亿元-2021年的2.43亿元,7年CAGR达32.18%,市占率约为4.34%。

  行业驱动力:电磁兼容测试涉及的下游包括军工、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军工行业高景气,电磁兼容试验需求 有望维持高增。已有领先公司在技术积累与客户认可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并与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形成一站式服务优势。

  报告下载: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元器件筛选:主要参与者为京瀚禹、西安西谷、思科瑞、西测测试,2018-21年合计收入CAGR达46.06%。试验形式:电子元器件测试指开发特定程序采集电子元器件相关参数,判断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是不是合格;可靠性筛选试验指利用专业设备 模拟不同环境,以剔除早期失效产品、分选出具高可靠性产品的系列试验。

  驱动力:我国国防信息化趋势明确,装备费占国防支出、信息化支出占装备费比例有望稳定提升,“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军工信息化投 入高峰,由此带来电子元器件筛选需求量开始上涨。其中“二筛” :受益于军工电子信息化发展、军品装备比测推进、第三方检测水平提升, “二筛”市场有望持续扩大;“一筛” :芯片国产化加速行业内专业分工进程,生产企业有望释放更多“一筛”需求给第三方。竞争格局:参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我国军工集团下属公司(或科研院所)的检测部门或机构,另一类是独立第三方民营检验测试的机构。由 于军工检测行业有较高的资质壁垒和技术壁垒,该行业独立第三方民营检验测试的机构较少,目前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京瀚禹、西安西谷和思科瑞。

  公司近5年收入/业绩CAGR达32%/33%,盈利能力保持稳健:营收/净利润从2017年的4.91/0.61亿元增至2021年的15.02/1.90亿元,CAGR 达32%/33%,主要受益于下游军工及芯片检测需求向好;毛利率/净利率维持在44%+/12%+,近年来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主要系检验测试业务产 能利用率及收入占比提高所致。分业务看,设备/环试/芯片检测分别为5.32/6.56/2.19亿元,占比约35%/44%/15%。

  深耕军工行业多年,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公司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是总装备部认可的合格涉密 军用装备供应商,三大业务均覆盖军工行业下游。通过多年积累,公司获得了包括中船重工、中航工业、中电科等军工集团客户认可,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神一至神七飞船遨游太空,公司数千台的振动台成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试验任务,多次受到 了国家相关部委的表彰,在军工行业积累深厚。核心看点:苏试试验是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细分赛道龙头,主业稳健向好,宜特业务迅速增加且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业绩持续稳定兑现。中长期看,设备及环试+芯片业务充分受益于下游军工/新能源车/半导体拉动,前期产能扩充支撑下有望维持高速成长。

  公司近10年收入/业绩CAGR达35%/35%,疫情扰动下经营有所承压。营收/净利润从2012年的1.53/0.12亿元增至2021年的22.47/2.35亿 元,CAGR达35%/39%。近年来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公司营收增速较低,而前期积极扩产带来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及房屋租金等成本费用增 长较快,导致经营有所承压。军工为公司第一大下业,客户认可度高。公司军工业务主要为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检测三类,相关客户收入从 2016年的1.44亿元快速提升至2018年的3.11亿元,年均增速47.25%;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军工检验测试领域已构筑资质门槛+先发优势 +客户基础+一站式服务优势的护城河。

  核心看点:公司作为领先的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测试公司,所处检测赛道长坡厚雪,但2020-22年因疫情、部分业务竞争加剧等外部问题造成收入增速较低而人员、资本投入保持高位导致成本费用前置。广电计量在计量、可靠性、电磁兼容等检验测试领域仍行业领先,行业成长向上的需求及公司地位使得公司仍有机会解决当下问题,未来如果收入提速,利润有望大幅提升。

  公司近4年收入/业绩CAGR达50%/63%,21年净利率达43.71%。营收/净利润从2018年的0.66/0.22亿元增至2021年的2.22/0.97亿元,近4 年CAGR达50%/63%;21年毛利率/净利率达74.64%/43.71%,盈利能力极强。最新经营看,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盈利收入2.43亿元,同比 +9.35%;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0.91%。22年下半年以来,母公司受疫情封控、高温限电停产等影响,产能未能较好释放。

  深耕元器件二筛行业,军品检测收入占比90%以上。公司深耕军工电子元器件筛选行业,在市场、客户及技术等方面,已形成较强综合 竞争力,获得了中国航天等军工集团在内的400多家客户认可,在成都、西安、无锡设立检测基地,可及时响应西南、华东、西北区域 客户。现阶段武器装备信息化趋势确定,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需求有望稳定提升。

  核心看点:公司是国内领先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能力检验测试企业,主业元器件二筛业务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和军备电子化、行业格局由军工集 团内部二方检测向第三方转移,市场空间有望迅速增加;现阶段我国芯片产业自主可控趋势明确,元器件一筛业务、DPA、技术开发及 其他服务需求有望提升。企业具有较强的可靠能力检验测试技术服务能力,客户认可度高,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公司近4年收入/业绩CAGR达24%/64%,盈利能力优秀:营收/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1.3/0.15亿元增至2021年的2.46/0.67亿元,CAGR为 23.64%/63.54%。公司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为59.25%/27.51%,盈利能力优秀。最新经营情况看,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2- 0.67亿元,同比下降7.48%-0.02%,主要系承接自主可控项目带来前期研发费用及材料成本投入较大、毛利较低,以及子公司新能力建设、 电子装联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亏损所致。

  军工收入占总收入90%以上,有望充分受益下游高景气。公司自2010年成立起始终聚焦军工检验测试服务市场,有丰富的试验大纲编写、 试验程序安排和试验准备工作经验,目前已获得涵盖中国十大军工集团的400多家客户认可,在我国西北地区形成显著一马当先的优势,在军用 装备检验测试行业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2021年公司军工收入占比超90%,有望充分受益军工第三方检验测试市场高增长机遇。

  深耕汽车及电子电气检测服务,受益下游高景气公司加速发展。公司服务行业涵盖汽车、电子电气、消费品、工业品等多个领域,传 统两大优势业务汽车+电子电气总计贡献公司收入的75%以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2-1.24亿元,同比增长40%-55%,受 益于下业高景气,募投项目产能陆续落地有力支撑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拟建华中军民两用检测基地,切入军工检测赛道。2022年12月2日,公司发布可转债募资预案,拟募集5.45亿元,其中2.88亿元用于建 设华中军民两用检测基地,项目建设期约为2年,新增武器装备运输车辆检测、武器装备环境可靠能力检验测试和武器装备电磁兼容检测三项 服务能力。公司可靠能力检验测试和电磁兼容检测等项目的检测实力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具备武器装备第三方检验测试能力和资质,受益下游军 工检测需求高景气,公司有望打开成长新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报告下载: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我们是报告专业研究机构及知识服务平台。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热点专题报告、调研分析报告、白皮书、蓝皮书等。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知名研究机构,覆盖新能源汽车、数字化的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起的产业,并涉及医药生物、金融、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等众多行业及细致划分领域。目前报告已累积近50000+,并持续更新。

  1、新能源汽车、数字化的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